安徽 李绍全 编写
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一个传统说法叫“描景状物”。这“物”干吗非要“状”呢?我们不妨来考究一下。
先来看看什么是“物”。《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物”的本义即“东西;事物”。有不少“物”,人们又习惯地说“事物”、“物体”。《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看来,那些可以和“体”发生联系的“物”,是因为它们“占有一定空间”。
再者,从认识规律来说,物得以被人认识、感知,主要在于这些物体的形状(或说“样子”)和颜色,尤其是形状,世间诸般事物之所以有类有别,可能正因为各自有自己的形状。
再来看看“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状”,列出6个义项,第三义项是“陈述或描摹”。
至此,可以对“状物”作词面的理解了:“描摹某东西(或某物体)的形状或颜色”,或者说“对某东西(或某物体)的形状或颜色进行描摹”。
这还不够,还要从写作的特点上来认识“状物”。不论是说明,还是记叙,涉及到某物,都要抓住这个物的特征,即这一物不同于别的物,甚至于在同类物中,这一个不同于别一个的独特处。只有如此说明某物,读者才能较为准确地感知某物是怎样“占有一定空间”的;在记叙中涉及某物,只有恰切地描摹,写出此物的独特之处,才能准确传达出独特情境下的情或理。这是任何抽象、概括或者对事物作隔靴搔痒的叙说所无法做到的。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先看小语境例子。
羊肠小道:小道狭窄而曲折,这样的小道像“羊肠”。
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弹丸之地: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很小,用它来比喻狭小的地方。
斗折蛇行:北斗星的排列是曲折的,蛇虫行走,路线是弯弯曲曲的。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曲折。
这里的“羊肠”、“一衣带”、“弹丸”、“斗折蛇行”,多形象啊!形象,正是抓住了事物的形体特征,恰切地描摹出了这些事物“占有一定空间”的形状特点。假如把“羊肠小道”换成“这路多狭窄啊”,“一衣带水”换成“水面很
窄,往来方便”,“弹丸之地”换成“这地方狭小得很”,还形象吗?人们心里自然会问,究竟曲折得怎么样,又是如何的狭窄呢?“水面很窄”,到底有多窄呢?地方狭小,狭小到什么程度呢?等等。
像“羊肠小道”等摹景状物的词很多,如“虎踞龙盘(‘盘’也作‘蟠’)”、“犬牙交错”、“百孔千疮”、“鳞次栉比”等都是。下面再来看看大语境例子。
[例文一]
西双版纳植物奇观(节选)
曹 健
在西双版纳,你可以见到一种奇特罕见的板根树,这种树绝大多数生长在石岩上,一部分根插在泥土里,大部分根裸露在外,每棵树都有三到七八条不等的露外大根,像锯好的木板一样,最大的根长7.8米,宽3.4米,根的厚度是10至20厘米左右,当地人喜欢把板根砍来做成门、床等家具。更有趣的是那些歇山守地的兄弟民族,他们利用长在庄稼附近活板根树的两条板根,在上面架上竹条树枝,盖上茅草、芭蕉叶或塑料布等遮阳防雨之物,做成别具一格的“活树房屋”,住在里面守田,以免野猪、马鹿、大象等野兽来伤害庄稼。远道而来的中外游人到了西双版纳都要跋山涉水、攀藤走岭,千方百计观看一下这树粗叶茂,根似墙壁的大板根树的雄姿。在那树像屋,似墙非墙的大板根上,爬上爬下,摸摸拍拍,兴致盎然地在板根旁进野餐、品傣味、喝糯米香茶、摄影留念。凡到此者,无不沉浸在有机会看到大板根的满足中,返回后总要提醒朋友到了西双版纳莫忘了一饱西双版纳植物奇观的眼福。
(节选自《学语文》)
[简 析]
抓住事物特征,是写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也是阅读说明文时所要注意的基本点。本文作者没有从一般角度介绍有关植物知识,而是从游览欣赏感受的角度,紧紧抓住一个“奇”字作文章。节选内容是写根奇。根奇,奇在何处?奇在形状:“似墙壁”、“像锯好的木板一样”(作比较)的“露外大根”,最大的根长7.8米,宽3.4米,根的厚度是10至20厘米左右(列数字)。正因为根像宽厚的木板,所以它又有奇特作用:不仅可以砍来做成门、床等家具,而且还可以“架上竹条树枝,盖上茅草、芭蕉叶或塑料布等遮阳防雨之物,做成别具一格的“活树房屋”。状写出了板根树特征,这一植物奇观,便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文二】
白 鹭
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羽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很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简 析]
本文的成功在于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那雪白的羽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白鹭的美是匀称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鹭的美又是含蓄的:“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一句话,白鹭的美是独特的,它“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正是通过对白鹭独特之美的描摹,抒发了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这传统的说法“描景状物”,还真是经验之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