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薛业忠 编写
[真实的童话]
在遥远的新西兰南岛的阿尔卑斯山南部,芳草萋萋,牧场连绵,善产羊毛的美利努绵羊在山坡上安详地嚼着青草。人们的日子过得幸福而安宁,你根本无法想像这里能发生什么奇异的事情。可是有一天,有人在山上看见一个奇怪的东西,它灰忽忽、毛茸茸的一团儿,看起来很笨拙,但是一靠近它,它却能非常灵活地躲开人们的视线。人们从它身上看见了桀骜不驯的野性。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住在哪里,没有人看见过它的真正面目,只是把它叫做阿尔卑斯山上的隐士。
2004年4月初,南半球严冬将至,当地的“本迪戈”牧场要把羊群集中起来赶回羊圈过冬。就在牧场旁边的山上,一个高高的岩洞里,人们发现了这位神秘的隐士,它竟然是6年前从牧场出走的一只美利努绵羊。由于一直“隐居”,6 年来从没被剪过羊毛,已变得面目全非。因为这只羊长得太奇怪了,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叫作“史瑞克”——一部好莱坞电影中善良的巨怪。
“史瑞克”现身后,立刻成了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明星羊,就连经营“本迪戈”牧场多年的农场主约翰·皮若姆也对“史瑞克”的经历大为惊讶。要知道,在新西兰,冬天地面积雪可能深达2米,凛冽的寒风常常呼啸而过,在野外生活的“史瑞克”能找到的食物实在少得可怜。但是,到底是什么激励着这只勇敢的小羊,抛弃了温暖舒适的羊舍和新鲜的苜蓿草,奔向阿尔卑斯山上那个高高的岩洞呢?
6年前,“史瑞克”还是个体态均匀的健康“小伙儿”,但每隔一段时间,它都要被送进那个可恶的电动脱毛机里,经过一番晕头转向的转动,一身“衣服”被褪了个干干净净。
这样的遭遇让“史瑞克”感到非常没“面子”,为了留住美丽,为了尊严,3岁的“史瑞克”下定决心要保住一身漂亮的羊毛。一次在野外吃草时,它悄悄“溜”走了。从此, “史瑞克”风餐露宿,饥则食,渴则饮,在新西兰南岛的阿尔卑斯山南部地区的一个山洞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自在生活。
潇洒6年,重返人间。牧场主本来打算当晚就为史瑞克剪毛,不过考虑到它为此藏了6 年,终于手下留情。经过讨论,他们最后决定2004年4月28日,在克伦威尔金门酒店为“史瑞克”举行一场隆重的“剪羊毛秀”。为了不亏待这个小有名气的家伙,同时也为了给它留下保暖“内衣”,牧场决定不用会把羊毛褪得一干二净的电动剪毛机,而是邀请剪羊毛前世界冠军彼德·卡瑟利操刀。当天,共有250多人来到“剪羊毛秀”的举办地克伦威尔,一睹“史瑞克”的风姿。电视台也赶来助阵,向全世界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们实况转播“史瑞克”脱“衣”全过程。所有对“史瑞克”感兴趣的人终于如愿以偿,在屏幕上看到了这只传奇羊。而背负着27公斤厚毛的“史瑞克”则在克伦威尔的金门酒店中孤身面对刀剪——作为一只细毛羊终需要面对的命运——剃毛。
最后世界剪毛冠军彼德·卡瑟利为它去掉了身上长30厘米、重达27公斤的“长毛大衣”。这些羊毛,足够做出20套高品质的大号男性羊毛西服,“本迪戈”牧场表示,将在因特网上拍卖“史瑞克”的羊毛,并把所有收益捐给新西兰名为“救救孩子”的抗癌运动。据说新西兰女总理海伦·克拉克也参加了拍卖。可能因为过惯了闲散生活,不愿再受管制,29日,皮若姆告诉新西兰电台记者,虽然“史瑞克”被剪掉羊毛后状态很好,但“他”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他’的性格改变了,一大早就用蹄子挠门,好像在对我说‘ 谢谢你,我想现在就回到山里去’”。于是,好心的皮若姆最终放羊归山。
[理性思索]
仔细想想,人们一直在说,这只羊是为了尊严,为了自由,为了美丽,为了反抗奴役和剥削,可这怎么可能呢?这么理解它的行为是不是有一点点搞笑呢?羊又不会说话,你怎么知道它到底在想什么,一只羊懂这么多吗?其实这只不过是人对动物一种人格化的塑造和描绘罢了,说到底是人给自己讲的一个现代版的童话,描述了一种遥远的田园诗般的浪漫生活而已。为何“史瑞克”能激发出人们这么大的社会热情,掀起一场美好的情感风暴呢?电视直播,大众参与,人们争相献上爱心、悲悯和温情,连女总理也乐此不疲……也许,一位女士的话能给我们一点启发,那就是发现史瑞克的女牧羊人安娜。她说:“史瑞克的到来是适逢其时的,在战火、自杀式袭击、火车相撞等新闻充斥耳目的时候,人们更乐见一些美好的事物。”“适逢其时的到来”、“乐见美好事物”,或许,秘密就在这里。一位西方评论家这样解读发生在新西兰的“史瑞克事件”——
“战火、血腥、人肉炸弹,为了政治、为了利益与权力、为了石油和地盘……这样的世界无疑是让人失望和恐惧的。仇杀、暴力、怨恨、诅咒……人与人之间的同类关系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人们无法不郁闷、无法不悲观、无法不沮丧。就在这时候,‘史瑞克’出现了,一只风尘仆仆的羊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它那身并不洁净的羊毛就像一面镜子,让身穿羊绒衣的人类感到了自己的龌龊和自私。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过失,且开始尝试着补偿,并在这种善行中获得了一种感动。因为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内心还有着童年的善,还有着天真和温情,还有着慷慨与怜悯……而这些,恰好与人类内部发生的一切构成对比。与其说这是一场人对羊的道歉,不如说它暗含了人类对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向往!那应该是一个童话世界,一个没有死亡、没有仇恨、没有欺压和统治的乌托邦!它或者存在于过去,或者发生在未来……”
[相关链接]
远在英国,近期也流行起一个现代版的动物童话。据英国媒体2004年4月13日报道,BBC12日在一档节目里播出了名为《两只塔姆沃思猪的传说》一片,该片再现了当年两只小猪英勇逃出屠宰场的生动故事,让整个英国再度掀起了“英勇小猪热”。
《两只塔姆沃思猪的传说》以1998年发生在英国西部小镇的真实故事为基础:6年前,两只5个月大的塔姆沃思猪因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屠宰场成功出逃而轰动一时。当年它们悄悄穿过农场篱笆逃离屠宰场,一个月的逃亡生涯,经报纸披露引来大批媒体记者,出动直升机跟拍追捕过程,后来这两只小猪被保护动物人士出钱营救,免遭屠宰。
两只小猪被推崇为“英雄”,一度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独立报》的一位诗人还给这两头猪写了诗歌并刊登在报纸上,还准备请人为它谱曲,以赞美小猪“奔向自由的决心和勇气”。由于记者充分的热情报道激发了英国人的爱心,自从小猪出逃后,申请加入热爱和保护动物协会的人大增,每天都有100多人打电话到食素者协会进行素食咨询,说他们再也无法继续食用肉类。现在,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又将这个“小猪快跑”的故事搬上了荧屏,故事的主角全部由真正的小猪扮演,精彩地表现了两只塔姆沃思小猪有勇有谋、一心追求自由的故事:它们先是通过在围墙下面挖地道跑出了屠宰场,随后又大无畏地游过冰冷刺骨的小河,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泰晤士河,最终争得自由。
[情感升华]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这么有市场呢?无疑,这两只所谓“英勇的小猪”,和前面那只“特立独行的羊”一样,也是一个将动物人格化的故事。人们这么做,或许是因为真切感觉到自己的命运有时竟和那些等待屠宰、无力反抗的猪或羊差不多吧。一方面,人对动物无情地剥削,另一方面,在人类内部,也存在着残酷的生命统治关系,甚至某种程度上,人还比不上动物,至少羊不会杀羊,猪不会杀猪,而人类,却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啊!
有评论家分析说,动物成为人类的明星,是因为人们在自己的同类中实在难以找到榜样,因为对人性有了质疑,对同胞间的行为有了太多太多的不满!于是人们赋予了动物童话的角色,赋予它健康的心灵、自由的天性和充分的尊严,而人们自己,也完全投身于童话的情景中,尽情演绎人性美好的一面。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或许,在有些人眼里,那种绘声绘色对童话的倾情演出、那种趋之若鹜对一只羊的超量呵护,显得夸张、矫情,甚至虚伪,但这些人忘了,这是一个危机的时代,这是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证明人性是善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借助最古老的发现来救赎心灵的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童话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太不童话了!这是一个呼唤天真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太乏天真了!
(本文根据中央电视台M《社会记录》栏目
2004年5月14日节目《一只特立独行的羊》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