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傅望华 编写
【考点解说】
“材料作文”是提供“材料”,让考生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作文的试题。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由于“材料”所具
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规避“猜题”性的优势,这类文题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每年都少不了“材料作文”。2006年全国9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有23道选题作文,其中19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备选项,加上7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采用“材料作文”的考区就达到26个,占90个考区的28.88﹪。不言而喻,写好“材料作文”是备考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材料作文”通常有以下三种:一、纯“材料作文”试题;二、“材料”+“命题”。比如,2006年长沙中考作文题,即是阅读“材料”《母亲的贺卡》(语文试卷上的“阅读题”) + “命题”“爱的传递”;三、“材料”+“话题”。比如,2006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就是“材料”+“话题”“感恩”。无论哪种,都离不开对“材料”的阅读与领悟,然后从中寻找切入点,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写成一篇由文题中的“材料”引发的文章。
【基础点拨】
怎样才能写好“材料作文”呢?下面给同学们支个招。(一) 认真阅读吃透材料写“材料作文”必须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地阅读“材料”,吃透“材料”的内涵和底蕴,然后通过想象、联想,发散思维,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或所受到的启发。下面以2006年安徽淮南市中考作文题为例,说一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了。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到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让你获得了某些感悟和认识?请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⒈请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⒉文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⒊抄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⒋不少于500字。.
首先要深刻理解“晶晶的故事”的深层含意,然后通过从中得到的启发或受到的教益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展开作文。只有吃透了“材料”所蕴涵的意思,才能扣紧题目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二) 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以上题为例,五岁的晶晶摔伤了,却学会了分辨左右,由此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联系到痛苦、挫折、压力等与生活、学习或成长的关系,从而打开思路,进而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有话可说的一点确定立意,下笔为文。
立意参考:
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
立意四: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
立意五:有时不幸也是福。
立意六:苦难的土壤往往能孕育出甘甜的果实。
立意七: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立意八:摔跤也有好处。
立意九: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提升要诀】
(一)选准角度扬我优势现在的材料作文题大都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一般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所以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打开思路,联系生活实际,从中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内容与形式来写,便能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避免复述写出新意写“材料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在文章中复述题目中的“材料”,被“材料”牵着鼻子走。这是个大误区。作文的重点应当是写由“材料”所联想到,或感悟到的,而不是“材料”本身。试想,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题目中的“材料”就用了两三百字,那么还有多少自己的东西呢,文章还可能精彩吗?因此一定要力避复述“材料”,必须用时语言也应简洁,且有所变化,让人感到新鲜!
(三)“亮点”夺目 文必出彩
“凡中考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三四类’的等级上徘徊了!”有位多年担任阅卷组组长的资深老师说的这番话,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说明“考场作文”有“ 亮点”( 即“光辉”) 才能脱颖而出!综观每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满分作文,篇篇都有“亮点”,可谓璀璨夺目,光辉照人!这启示我们在写“材料作文”时,应讲究构思、立意、角度、切入、写法、选材、组合、变格、升华、布局、章法、结构、开头、中间、结尾、拟题、语言,等等,尽可能地发出“亮点”,即使“亮点”只是其中的几个,甚至一个,文章也会由于“亮点”的闪耀而增色添彩!试想,在成千上万的试卷中,你的文章没有“亮点”,如何能吸引评卷老师的目光?
文有新意魅力生。文章有“新意”才能“出彩”,尽可能地在文章的立意上、选材上、形式上、结构上、语言上……有所“创新”,才能让阅卷老师双眼为之一亮。
【佳作导航】
一、 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 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思路点拨: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材料作文”文题,要求“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来写,因此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文章才会感人。以“爱的传递”为题,“爱”是关键词,而“传递”是文章的落脚,只有将“爱”的“传递”写出来,才符合题意,否则就会偏题或走题。
[佳作展示]
爱的传递
长沙某考生
播音时间:2006年5月15日中午12点10分
播音主持:快乐天使晓文、爱心天使静静
播音稿件:
晓文:各位听众,中午好!又到了我和静静与大家进行“爱心传递”的时间,今天的故事不多,但我们相信,足以感动大家。让我们从《爱的奉献》中引出今天的动人故事。(播放苏芮演唱的《爱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静静:动听的音乐,真挚的情感,也许早已牵动了同学们的思绪。当听到这首经典歌曲的时候,同学们是否想到,该拿什么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学校、奉献给老师、奉献给同学呢?
晓文:相信大家不会忘记一篇题为《美丽的风景》的文章。
静静:是的,我还背得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若想要别人装饰你的梦,你就要学会装饰别人的风景。”文章的作者便是学校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楠楠。
晓文: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而富有诗意的女孩,却让疾病逼到了生命的尽头。走进她的生活,我们才发现,这个孤单的女孩,竟然与祖母相依为命生活了10年。这10年里,她不仅是学生,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竟然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了一个家。
静静:令人欣慰的是,当楠楠遭遇困境的时候,全校3200多名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三天时间,我们“爱心传递”栏目组就为楠楠募集到了12000多元的医疗费用。下面是我
们栏目组记者录制的现场采访。
(播放“爱心小记者”的现场采访录音,三分钟)
晓文:爱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飘带。这条飞扬在校园的爱心飘带,传递着一份份宝贵的情感,它们使疲惫而脆弱的生命重现生机和活力,让濒临死亡的生命获得了重生。爱是个创造奇迹的字眼,它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升华。
静静:为了感谢全体师生对“爱心行动”的大力支持,我们栏目组受“楠楠”的委托,献给各位一首歌,希望这歌声能带去我们的感谢与祝福!也希望我们的“爱心传递”活动走进更多的同学的心中。
(播放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
间……)
[点 评]
形式“创新”,是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巧用“播音稿”的形式来写,情文并茂,体例完整。播音时间、主持人姓名、播音稿件、操作程序都一一列出,主持人的姓名“爱心天使”“快乐天使”寓意深远,首尾“歌词”与播音的内容融和,很好地表现出了“爱心传递”的主题。
考场作文“创新”是个大话题。“创新”包含许多方面,这里仅从“形式”创新举一个例子,我想同学们多少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考场作文的“形式”创新,指的是在写考场作文时,别具一格地采用新颖别致的“文体”来写,譬如“诗歌”、“戏剧”、“小小说”、“书信”、“日记”、“杂文”、“小品”、“故事新编”、“作品续写”,或非常“前卫”的“网络个人主页设计”、“电视辩论总决赛”、“访谈手记”、“梦幻剧场”、“XX解说词”、“XX申请报告”、“广告词”、“辞职书”、“XX 产品使用说明书”、“XX 法庭调查”、“求职信”“XX会议记录”等。这样的文章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上面的例子,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大胆地“拿来”,当然,必须有“眼光”,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那只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后连自己的步子也迈不了!
二、200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时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 1.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 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
首先要抓住这段文字中的关键内容:“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慢慢成长”是强调成长的“过程”: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走向反面;而坚持不懈,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苦心经营,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取得成功,成就辉煌的事业!由此生发开来,就能有一个好的立意。
[佳作展示]
爸爸也有“吉祥三宝”
奶奶时常对我唠叨,你爸爸在你妈妈眼里简直是根“草”。
爸爸在妈妈面前还真是个绵羊,百依百顺。起床后,妈妈让爸爸拿尿盆倒尿罐,爸爸居然全干了。妈妈说左邻右舍里跟谁走近点跟谁走远点,爸爸居然全听了。爸爸正跟人闲侃,妈妈一声河东狮吼,爸爸居然乖乖地回去了。有一次爸爸正跟人喝酒,妈妈上前只扯一下耳朵,爸爸便乖乖和妈妈回家了。村里人有大事商量,爸爸只要一出场,人们就说,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还是把你家里的请来吧。爸爸还真把妈妈叫来了。爸爸成了村里有名的“筢耳朵”。
妈妈因能管住爸爸而觉着很得意,神气活现的。
直到有一天妈妈在爸爸耳边说起了奶奶的不是,爸爸红了眼,一声吼:“想知道我为啥不打你吗?就因为我老娘。我娘一辈子不容易,我爹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我爹打断过胳膊粗的棍子,打散过椅子。我娘为了我们几个孩子,熬了一辈子。每次见娘挨打,我都发誓,我娶了媳妇决不捅她一指头,一定疼她一辈子。”
我从学校回来,奶奶跟我唠叨着妈妈和爸爸的“战争”。我听后惊呆了,没想到爸爸的胸怀竟这样宽广。爸爸在外面再同人神吹海侃,妈妈不喊也不再拽耳朵,反而会端碗水递给爸爸。左邻右舍都很惊诧,有人问妈妈,妈妈笑而不答。有人问爸爸,爸爸也笑而不答。我也禁不住地问爸爸,爸爸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你妈妈,你奶奶,是我生命中的‘吉祥三宝’,都值得我慢慢去疼爱呀。”
慢慢去疼爱生命中的宝贝,爸爸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点 评]
这篇考场作文感情真挚,情与理相生,人与事相融,叙述简洁生动,结构缜密,令人折服。其“亮点”有二:一是主题鲜明,形象饱满。考生从材料中父亲的成才观联想到自己父亲的家庭观,以奶奶的叙述为经线,以父母的感情变化为纬线,刻画了一个有情有意的大男子形象:对父母有孝心,对子女有爱心,对爱人有耐心。以“慢慢去疼爱生命中的宝贝”收篇,富有生活底蕴,立意深刻,能引发人的共鸣。二是构思新巧,独具匠心。巧用流行歌名拟题,新鲜有味,时代感强;开头的“草”和结尾的“宝”,形成映衬,寓指妈妈观念的变化,内涵丰实而行文简洁。“你,你妈妈,你奶奶,是我生命中的‘吉祥三宝’,都值得我慢慢去疼爱呀”,爸爸的话,凸显了文眼,升华了主题。
三、2006年安徽淮南市中考作文试题(文题及“思路点拨”详见本文开头的[基础点拨])
[佳作展示]
挫折同样美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
你俯身在案边,手握毛笔记录着别人的荣辱。挫折使你懂得更需要挺起身子,而不是从此堕落。于是你选择了忘记,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人们惊讶于你的勇气,于是他们铭记的便是一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你,一个可以忘却痛苦,忘却耻辱,从挫折和苦难中站起来的文化巨人。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
五柳先生一生不得志,但他一身正气,“不为五斗米折腰”,退居田园。他没有被挫折击倒,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南山下他寻得一间茅屋。每天“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品味着此中的真意,他从挫折中寻得人生的价值,成了伟大的田园诗人。
同疾病顽强搏斗——霍金
一个聪明、智慧,有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却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病魔把他固定在了轮椅上。不能说话,肌肉萎缩,连翻书都要借助机器,但他没有失去理想,他迎接挫折,把它当做挑战。他认为他和正常人一样,因为他活着,还有始终思考运行的大脑。我感叹,一个怎样的人才能有如此乐观的心态?他身残志坚,提出的科学问题是如此的深奥,他击败了挫折,命运给了他一地的碎玻璃,他却将其拼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琉璃盏。挫折使他更加坚强。
遭受挫折是人生中的常态,面对挫折我们是站起来,还是倒下去?挫折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成全一个人,挫折就像失手打破的琉璃盏,残忍而美丽。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后记
[点 评]
这是一篇让人击节称叹的考场佳作。本文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前有“题记”后有“后记”;正文分三个“小标题”。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内容丰实,用例典型,古今中外,诗人、科学家、史学家都有,说服力强。笔法极为灵活,叙述简洁,语言凝练,文采飞扬,议论非常精彩,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细品,更觉其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四、2006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同学留言: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
我总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
恩师寄语:
你的那些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思路点拨]
深入理解《毕业留言册》的内容,抓住“创造”“和谐”“欣赏”等内涵生发开去,可写几个方面,也可只写一个方面。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紧紧联系生活,写出真实感人的生活体验,文章才能感染人。
[佳作展示]
35根蜡烛
正是温馨时刻,张老师家里挤满了学生。一数是35人,一个都不少。
桌上放着一个大蛋糕,上面插满了蜡烛。一数,恰好35根,代表35个学生?哦,今天不是自己的35岁生日吗?张老师这才想起。35个学生给35岁的老师过生日,张老师欣慰地笑了。一晃35岁了,张老师突然想看看自己35岁的模样,镜中的他头顶已“抛荒”了,周围只长了一圈“杂草”。这时,皱纹便在他脸上蠕动起来。
“祝您生日快乐!……”35个学生一齐唱起生日歌。
35根蜡烛点燃了,点燃了35颗心,照亮了35个岁月。
“齐达内”端着一块蛋糕,深情地说:“张老师,还记得吗?我喜欢踢足球,成绩也被我踢得‘一穷二白’,我觉得我的未来也被我一脚踢飞了。可您说非常欣赏我带球突破的冲劲、不停奔跑的干劲、永不服输的韧劲。有了这股劲,球踢得棒,书读得好。后来,我把这股劲带到了课堂上。如今,我成了学习上的‘齐达内’。老师,感谢您,是您的欣赏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啊!”
“齐达内”把蛋糕放到老师的面前,老师脸上的皱纹似乎被拉直了。
“老师,我也要感谢您!”“罗丹”说,“有一次上课,正在画‘ 抛荒地’旁边的‘ 杂草’时,被您发现了,我做好准备等您‘河东狮吼’,您却说不错啊,画得‘入木三分’,可要注意创作时间啊。叫您这一欣赏,我成了班里的‘名人’了。从此,课堂上我魂守住舍;课余时,您就成了我业余的模特。我的《老师》肖像画还在‘艺术小人才’竞赛中获奖了。成绩嘛,也是一路看涨。老师,在您欣赏的眼光里,我发现了我自己。”
“罗丹”给老师斟满一杯红酒。老师的皱纹似乎浅了。
这时,“铜豌豆”也挤过来,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老师,对不起!过去给您惹了不少麻烦。逃课有我,上课睡觉有我,和老师顶撞有我。爸妈说我是逆子,同学说我是另类,可我从您的眼里读不出异样。有一次,我把迷路的老婆婆送回家。您知道后赞赏说很有爱心嘛,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不会迷路的。听完您的话,我觉得迷途的羔羊该回家了。感谢您,老师!您的欣赏让我找回了丢失的自己。
老师的皱纹似乎被什么熨开了。
……
蜡烛依然亮着,35岁的蜡烛点亮了35颗心。
是用欣赏照亮的。学生在欣赏中成长,师生在欣赏中和谐。
张老师感觉自己也在被欣赏。
彼此欣赏则创造师生和谐的境界。
就像现在,就在这醉人的生日宴会上。
[点 评]
本文“亮点”多多,精彩纷呈。其一,“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给张老师过生日时,几个学生典型的“贺词”,回忆了由于老师的“欣赏”,学生们健康茁壮成长的经历;同时写了同学们对张老师的“欣赏”,相映生辉,极巧妙地凸显了“彼此欣赏则创造师生和谐的境界”这一主题。其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动作、绰号、音容笑貌等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三,构思精巧,35岁,35位学子,35颗心……其四,细节刻画惟妙惟肖,对老师头顶“抛荒”及“杂草”的比喻,老师脸上的皱纹由“拉直”到“浅了”再到“熨开”等等,意韵深远,妙不可言。
【拓展训练】
读下面短文,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以“持之以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 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这是一个跑步者的计划:
第一个月,跑完家属楼到学校的1000米;
第二个月,跑完1050米;
第三个月,跑完1100米;
第四个月,跑完家属楼到医院的1200米;
……
第二年,跑完家属楼到火车站的5000米。
或许这个计划在我们看来太不起眼了,看不出有什么科学独特的地方,甚至会嘲笑它根本就是一个懒惰者为自己定的一份长跑妥协书,一个月才多跑50米、100米,难道不是吗?
那么,当我告诉你,这是一个才14 岁、先天性残疾(单腿) 并伴有癫痫病的男孩自己定的长跑计划时,你又有何感想呢?反正当时,我哭了,哭的同时,心里又为少年鼓掌、祈祷。
6年后,当这个男孩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夺得金牌,有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一句很平凡的话:“每次跑步时我都对自己说‘让我跑完这段路’。”
是的,跑完人生这段路,靠的是持之以恒的积累与进步。
[思路点拨]
“材料”中最后一段话“跑完人生这段路,靠的是持之以恒的积累与进步”,点明了材料的寓意,因此文章的立意不难获得。但要出新出彩,不能仅就“持之以恒”谈刻苦、坚毅、顽强的精神,必须联系材料中人物分解目标,不断积累的智慧,同时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的实际,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