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李新 编写
[引 言]
只要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你就会对生活时时处处生出一份感动,比如一只小蚂蚁的负重前行,比如乘车时窗外闪过的一棵树……然后你就会想要表达,你就会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你就会感到表达原来也是潜藏于我们内心的本能,是生命的基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行走在写作表达的风景线上。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捕捉“入微感觉”的那一瞬间吧,抓住灵感,不要放过,因为那一刻的激情会转瞬即逝。
[例 文]
对 望
李 新
他们是一群农民工,暂居在城市边缘的一座大楼里。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建筑成为这幅图画的背景。这是一幅什么图画啊,蹲的,坐的,他们呼啦啦地喝着稀饭,或哲人一样地抽着烟。在真正的城市人眼中,他们是各具形状的泥猴,虽然他们觉得自己活得生动而睿智。他们用一种漠然的眼光望着城市人等车的队伍,游蛇一样的队伍,前面的被截去一截了,后面又立时续上了长长的尾巴。奔波的城市人,忙碌的城市人,每天是在追赶什么?那些为一个座位慌张争抢的人们,该是多么可笑啊!他们不懂这是为什么,只是心里发笑,但又不敢笑出声来,回到屋里也许会说这群城市人倒蛮好玩的,蛮可爱的。他们很脏,满身灰泥,头发蓬乱,表情木讷,没有多少城市人会注视他们。城市人不懂他们的世界,也许将他们忽略许久了。
他们被临时装在城市的建筑里,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乡村不可能因为穿上城市的外衣而摇身一变。
城市和乡村就这样对望着,彼此无法诠释。
我就行走在这支等车的队伍里。我和他们对望良久。他们也许能够看穿我游移的目光。我何尝不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他们一定能够以他们的目光,猛然发现我是这支队伍中伪装的一个,剥去我的外衣,我立时就会露出乡村的铜色。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有血液明摆着,我是一株乡村的植物,因为一个偶然的缘故,被植到城市的水泥阳台上。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感谢高考。若不是高考赐予我机遇,我如今依然是大田间的一棵稗草。我不会超越他们。在农村,出外打工的人是一群卓越的人,他们会带回家一大沓钞票,会盖村里最漂亮的小洋楼,娶上乡村最漂亮的老婆,他们的孩子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光鲜而骄傲。我会伸出低卑的手来向他们借钱,昂首瞧着他们高昂的傲慢和鄙夷。
所以,对于这支等车的队伍,我是混进来的一个。我何以与他们对望?
我想走到他们中间,告诉他们,我就是你们中的一个,可又失去了勇气。我的眼光是迷离的,迷离的余光带着平静和漠然。汽车开动了,我透过车窗的玻璃回望他们,就像回望故乡,回望故乡高坡上的那株芝麻一样。
夕阳西下,一株乡村的毛缨草在黄昏的风中摆动,是多么妩媚而动人。
我与他们对望着,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城市的高楼在他们的手中被插起来。他们搭起脚手架,熟练地撂着砖头。他们提着灰桶就像提着城市的一根根头发。就这样他们把城市一块块垒起来,又一块块粘合起来,给城市穿上漂亮的衣服,将城市一节节拔高了。他们登上城市的头顶,俯瞰这座城市此起彼伏的楼群;在我们看来是画,他们却能数得清哪一块预制板是他们一点点给吊上去的,然后又一点点缝合起来。他们看到的是分解了的城市,就像疱丁解牛,一般人看到的是全牛,他们看到的却是牛的一个个骨节。
然后他们用豪华的形式装潢着城市的空间,但他们只是在编织着城市的外壳,一旦他们把自己装进去,那城市就太随意了,就如同买一只钻石笼子,里面装着乡村的蝈蝈。他们不可能制造城市的内核,等城市的内核充进去,他们也就只能躲在城市的边缘看着,就如同此时和等车的队伍对望一样。
我岂不也是居于城市的边缘,一棵经过包装的乡村植物?
想到这里,我毅然决然向他们走去,伸出我还留有镰刀伤疤的左手,随之把右手也搭上去。
(原载《文学报》2003年9月12日)
[写作感悟]
每天和儿子一起到始发站乘车,总能看到有几个搞装潢的民工蹲在门口看着我们这支排队等车的队伍,或抽烟,或呼啦呼啦喝稀饭,或失神,都一言不发。也许别人不会产生我在文中那样的感觉,我却觉得我没有任何可优越于他们的,因为我也来自贫困的乡间,只不过因为偶然的机遇摇身一变成为城市人罢了。于是我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个题目,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我突然产生了将乡村与城市对望这一感觉表现出来的冲动。我认为民工是城市中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进入了城市的空间,但永远深入不到城市的骨髓,包括我这个在城市里生活了20年的“乡下人”,于是用茫然的眼光与之对望着。就这样,一篇《对望》诞生了。
由此我感觉到,写作的成功是一种机遇,是在生活中思想碰撞的机遇,灵感的火花就是在这一瞬间经过碰撞而迸发出来的,你抓住了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你就成功了。
下面请看中学生的一篇习作——
窗 外
上海光明中学 小白
桌前有一窗,窗外是一条弄堂,来往的人们默默从窗前走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不喜欢打开这窗,因为害怕窗外阵阵寒风,因为讨厌窗外冷漠的街景。
直到一个雨季,我不经意打开了窗。雨刚停,窗前的弄堂积满了水。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一阵喧闹,两个小男孩正站在水洼里埋头苦干——他们在用一块块砖头搭一座“桥”。行人纷纷从“ 桥”上走过,却未曾注意到这两个孩子。可孩子们并无不悦之色,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着匆匆的行人,看着他们从自己的“ 成果”上走过,然后欢快地离开。或许你们对此不以为然。这样的故事已被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写得泛滥成灾。但作为亲眼目睹者,心中却有不尽的感慨,有一种想上前说些什么的冲动。但旋即忍住了,因为想起一句诗: “ 悄悄地你走了/ 正如你悄悄地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明白这两个孩子带走了什么,也带来了些什么⋯⋯我不再很刻意地关上窗,一任窗外的清风徐徐吹进这斗室,吹响窗前久未动的风铃⋯⋯窗外的景色依旧,平淡无奇,却挟着丝丝暖意。清晨,一对祖孙相扶着从窗前走过;傍晚,母亲接儿子放学回家。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对老夫妇,盛夏之夜,他俩从窗前走过,手执蒲扇却为对方打扇。或许他们这样谁也不会凉快,但这一场景触动了我的心弦,谁说没有天长地久的感情?又是一个雨季。雨丝随风而入,落在纸笺上化作了点点雨花。我随手关上窗,但心中的那一扇早已敞开。最初打开的那一刻也是同样的一个雨季,窗外有两个小男孩在埋头苦干⋯⋯透过玻璃能看见窗外的景色,然而只有打开窗才能感受窗外的一切,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及人与人之间平淡而真挚感人的温情⋯⋯朋友,人人打开一扇窗,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点 评]
两个小男孩站在水洼里用一块块砖头搭起一座“ 桥”,也许不为人注意,包括那些从“ 桥”上走过的大人们,但小白同学,推窗一望,竟然为之怦然心动,遂提笔成文。这就是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 入微的感觉”,他有了表达的欲望,有了强烈的冲动,于是他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将这种美妙的感觉表达了出来。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无疑文章的内容是单薄的,因此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层对比:一是窗内窗外的对比,二是我的心情前后变化的对比,三是两个小男孩和行人的对比,四是苦与乐的对比,即两个小男孩在水洼里埋头苦干和看到自己的“ 成果”为他人造福时那种欢快的心情对比。另外还有环境和心灵的对比、人情冷暖的对比、作者的那扇心窗关与开的对比,等等,由此,作者的思维如激起的涟漪荡漾开来,使感觉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显得意蕴丰厚。
[底蕴揭示]
其实写作是一种感觉。每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都有十分美好的感觉,只是没有意识到那是写作的最佳契机,在不经意间给忽略了。感觉往往是很微妙的。灵感的吉光片羽,往往产生于美妙瞬间的“ 入微感觉”。它或许在你的睡梦中与你不期而遇,或许在你读书的时候,或许在你看电视的时候,或许在你欣赏一草一木的时候⋯⋯只要你热爱生活,它就会朝你翩翩飞来,你要牢牢地把它抓住,不要让它飞走。这时,你会突然产生表达的冲动,急切地想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但感觉到的东西并不是本质上的东西,它模糊、粗糙、原始,只有用思考的钻头去开掘它,才会剥开感觉的表象,探才会剥开感觉的表象,探究生活的本质,使之在瑰丽的思想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