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陈建舟
【引 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进入近代后,我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落后了,但令我们自豪的是我们还有雄厚的道德资本。不是吗?中国人历来看重忠孝节义,倡导仁义礼智信。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物欲的膨胀和道德的贬值同步,官员的腐败与行业的歪风沆瀣一气。在环境污染的同时,有人惊呼道德也正遭受严重污染;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有人惊呼民族的道德资产也在急速流失。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们,特别是一些有过出国考察、交流、学习经历的有识之士,深感我们在道德素质上,也已在整体上落后于“道德进步国家”。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需要从域外引进道德。道德能否像科学技术那样引进,笔者无从知道,但“坐地日行八万里”地观观光,从别人的文字中领略几处域外的道德文化风景,还是不难做到的。
【针刺文之一】
令人尊敬的德国人
梁言顺
作为欧洲之行的第二站,虽然在德国只停留了4天,却对率真得近乎呆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
在德国的同志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国内一个代表团下榻在柏林的一个宾馆,一天夜里零点多,有同志到餐厅买矿泉水,遭到拒绝,说是给客人免费早餐用的。国内同志问:早餐几点开始?答曰:零点。国内同志灵机一动:我们现在就用早餐。于是,餐厅服务员忙前忙后,矿泉水也就自然地免费送上来。
这样的故事很多。
德国人的率真尤其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他们很坦然地把德国不光彩的历史展现给世界。
在柏林,从勃兰登堡门往北一点,在绿地上有一座宏伟的深灰色大厦,这就是有名的国会大厦,它建于1894年,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建中大量使用了原来的建筑材料,包括大块的残垣旧壁。甚至还用一些写有反对甚至谩骂德国的标语的旧墙壁,建成一段长廊,专供游人参观。
著名的柏林墙被拆除后,德国人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专门留下一段,移到伯尔瑙窝街,让游人参观。有意思的是,墙上写着很多讽刺与谩骂的话,记载着被分裂的历史。在这座历史名墙旁边,德国朋友却能坦然地向我们介绍,如同评介一个画展。
德国朋友还专门安排我们去参观波茨坦市。波茨坦市位于柏林西南20公里处,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和文化中心。这座仅有14万人口的小城,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使人感觉到波茨坦不是一座有园林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园林。
在波茨坦三大园林中,有一处在城北,叫新园林。其中的采琪琳霍夫宫以举行过波茨坦会议而载入史册。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此签订了著名的《波茨坦协定》,二次大战宣告结束,德国和柏林从此一分为二。这应是一段羞于启齿、不堪回首的历史,但德国人却保存了这里的一切,包括三巨头当时坐的椅子的位置,桌上的三面精致的小国旗,等等;还敞开大门供游人免费参观。我一向认为,承认历史,当然包括不光彩的历史,是应该的,因此,德国人的做法不值得特别褒扬。但是,日本右翼思潮的日趋泛滥和国家主流意识的严重右倾化使我重新认识到:尊重历史确实不容易,谁尊重历史,谁就应该赢得尊重。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政治丑剧不断。据了解,日本右翼团体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的400多个增加到今天的900多个。1995年8月,日本47个都道府县会议都通过了追悼死难者、美化侵略战争的决议,参加阻止“不战决议” 在国会通过的签名者达近百万人。
扭曲历史当然是为了扭曲逻辑,而扭曲的逻辑必然是失败的逻辑。日本民族如果不能扼制住这股逆流,则必将被这股逆流拖入灾难的深渊。
老师就在身边,一向善于模仿的日本人为什么就不学学令人尊敬的德国人呢?
(《中学语文· 读写新空间》)
【针刺评述】
思索之一:有矿泉水不卖等于有钱不赚,死守规矩必然少赚钱,在我们这儿,有这样呆板的宾馆吗?本是“免费早餐用的”,顾客不知内情,还不乘机捞点儿外快?思索之二:“国内同志”的“灵机一动”即使不算撒谎骗人,至少也是稍欠诚实,而人家的服务如此到位,这在国内能做到吗?思索之三:“这样的故事很多”,说明这件事反映出来的是德国民众的平均道德素养。思索之四:我们赞赏德国人的忏悔意识,谴责日本人死不认罪的冥顽;但反观国内,巴金老人提倡建立“文革博物馆”,又有几人响应?这是否也是缺少忏悔意识呢?“思索之四”似乎与道德无关,其实这是更为重要的“国家道德”问题。日本近几任首相一方面声称要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搞好睦邻友好关系,一方面又虔诚地参拜靖国神社,岂止是首相的个人形象不佳,国家道德形象也只能得最低分。
【针刺文之二】
德国孩子的“爱情”
佳 儿
不久前,在德国,我到一个留学生朋友家里做客,他的女儿一面在室内玩着溜冰鞋,一面闹着要转学。原因是,这个才9岁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国小学里读书,第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子的出现,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到一个学期,居然有一个德国男孩子宣称爱上了她。
这在德国学校是常见的事,可这个中国小女孩却不像西方小女孩那样得意,而是十分愤怒。
而那个德国男孩却坦然地找一切机会对她表示亲密。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没有去上学,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中国女孩子,他就不能继续上课,他要回家。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拦他。
到了家,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中国女孩子结婚。发生了这样可笑的事,在中国,家长就是不引以为羞,也要深深地忧虑。
我问朋友,那个德国孩子的家长如何反应。
朋友告诉我:“那孩子的母亲说,那很好啊。但是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还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你要和这位可爱的中国女孩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泪,从此就十分用功起来。
当时朋友的女儿就在旁边,她一直很紧张地阻止父母讲述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太有趣了,父母亲还是快速地讲完了。
我非常感兴趣地问她对这个德国小男孩有什么感觉。
她把嘴一撇:“神经病!”
我并不觉得非常扫兴,接着问他:“那男孩子的母亲,不是很开通吗?”
她更加不屑一顾地说:“更是个神经病!”
(摘自《知识文库》2002年第9期)
【针刺评述】
畸形的观念产生于畸形的文化土壤之中,那个9岁的中国女孩已经中了封建意识之毒,她把出于自然的纯洁情感或者说是爱情追求看成丑恶之事,绝对是特定的道德环境长期熏染的结果。才9岁啊,其道德观念已是“老气横秋”了,我们除了叹息,还能说什么呢?看来,改造道德文化土壤,建立全新的道德标准,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针刺文之三】
“送”与“奖”的哲字
费 慧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给他。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就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老外仍是不肯。
我“开导”老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多少钱,但作为礼物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
到这个份儿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我生气地说:“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就会认为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5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成心难为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聪明,一教就会,不到5分钟,5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侮辱。因为,“送”意味着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了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鼓励。作为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否则,就违背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准则。
(《读者》2002年第17期)
【针刺评述】
有些人喜欢将“更新观念”4个字挂在嘴上,然而,我们的观念总是无法占领人类文明的前沿阵地。在老外看来,如果不是特殊原因,“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侮辱”;随便接受“施舍”的人,岂不就如同乞丐?其实,谁都明白,这位老外并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情交流,且感情的沟通有时需要物质做媒介。他不过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一特殊关系上,坚持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比如要得到一个小地球仪,就必须以记住5个单词的成绩去换取。老外还让我们明白,对孩子的请求应该因势利导,而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奖”与“送”的区别,正体现了教育道德文化的差异,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差异就是观念的差距,就是文明的距离,才能尽快地缩短它。
【针刺文之四】
卡米小姐的眼神
刘心武
卡米小姐居住在法国巴黎,从事的职业叫社会协理员。协理些什么呢?哪家要搞人数比较多的派对,可以请她给策划:厅堂怎么布置,酒水食物如何搭配,主人怎么着装,到时一候播放什么乐曲以及如何营造欢乐气氛,用什么点子引出高潮,以什么方式曲终奏稚……等等。没有太大的活计,如果家长没有时间,请她带孩子去看电视、逛公园,或带宠物去美容、看病,这类事情她也揽来做。当然,请她的人是要付酬的。
卡米小姐曾来中国旅游,一个机缘使我们相识。一天卡米小姐领我和侨居法国的朋友去她家喝覆盆子果茶。进了公寓,她顺便从门口的信箱里取出邮件,到了屋,她热心地招待我们。在我和同去的朋友说话时,卡米小姐抽空拆看邮件。我知道法国人的邮件里,经常会有税收部门寄来的清单或通知。卡米小姐在看那样的一封邮件时,眼神忽然大变,跟着表情也夸张得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惊讶与不满。接着她就给税务部门打电话,告诉他们这次计算有误,多收了她15法郎,希望他们复查改正并退回多扣的那些法郎。从卡米小姐家告别出来后,经我询问,法语中文都很棒的朋友便把她那电话的内容告诉了我,我嘴上没有评论,却不免有所腹诽:15法郎也就够在快餐店买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卡米小姐太悭吝!
又一天,卡米小姐请我和朋友再次去她家品尝她烹制的肥肝馅饼,也是接到税单,也插空拆看,噫,眼神又不对了。表情仿佛出了什么大事,朋友忙问她,是不是又多收了?她连连摇晃那张账单,耸肩挑眉。原来,这回是少算了她250法郎!我心想,这下她会觉得占大便宜了吧。但她所表现出的不安,是那样的强烈,以致决定当天就要在下班前赶往税务部门,申明情况,促其改正,并补交250法郎税款。
从卡米小姐的眼神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一般法国民众是如何郑重其事地对待交纳个人所得税这件事。按说卡米小姐的这种职业,其收入是最难测算的,而她总是按时如实申报,一个法郎也不隐瞒,而对税务部门的工作,她既注重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也绝不令国库因自己少纳而有所损失。这是法国市场经济的成熟,民众依法纳税意识牢固,权利义务辩证统一的生动事例。
我离开法国前,卡米小姐抽空陪我去近郊森林公园游览。1999年最末一天,忽来狂风,连根拔起了那公园里许多大树,损失惨重,但我们去看时,该补种的都补种了。卡米小姐指着那些新树对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税款,它们用到了恰当的地方!”这时她的眼神里,充溢着快乐与自豪。回到中国好久了,我还经常回想起卡米小姐的几次眼神。
【针刺评述】
作者善于以小见大,精确地捕捉到了卡米小姐的3次眼神。第一次为15法郎的差错透露出“强烈的惊讶与不满”,这不是小气,而是明辨是非的执著和习惯性的维权意识;第二次为少算250法郎而透露出强烈的“不安”,不仅仅体现了公民自觉的纳税意识和权利与务辩证统一的观念,我以为,这也是在为税务部门纠错;多算15法郎是差错,少算250法郎是更大的差错,有错必纠。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公民诚实无私地帮助政府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这个国家能不令人尊敬吗?第三次她的眼神“充溢着快乐与自豪”,是因为她看到自己交的税款,用到了恰当的地方。类似的事情假如发生在我们身边,概率较高的一种可能是:放弃15法郎以显示慷慨大方;乘机偷逃250法郎的税款以得到实惠,可能还振振有词,那些贪官污吏不知糟蹋了我们纳税人多少血汗钱,算错给我的钱不要白不要!政府把税款适时用到恰当的地方,公民像卡米小姐一样自觉纳税,这才是理想的“税德环境”!
【综合针刺】
一个民族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道德文化积淀的伟大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是善于自省和借鉴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经济的愿望也许过于急切,一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道德秩序和伦理关系的梳理,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于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沦丧,人格滑坡,精神贬值,灵魂失守,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官员的腐败和行业的歪风。重振民族道德,改造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必须两手并抓:一是向传统要资源,承传美德;二是向域外找范式,借石攻玉。虽不同国家民族的道德传统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总体上立德趋善的方向并无二致。鲁迅早就提倡“拿来主义”,拿来的内容,自然也应该包括道德文化成果。
只要敢于清除狭隘的道德自大意识,不戴有色眼镜看世界,就会发现,域外的道德文化美景如画,令人赏心悦目。只要坚持辩证法,就不会因为看到别人的优点而轻易地否定自己的优势。经济和技术上的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是可怕的,这已有大清王朝的衰落为明证;精神文化方面的故步自封、惟我独尊却一般不大为人所注意,而这恰恰是最为危险的。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有自认不如的勇气,有虚心求教的诚意。“隔园花飞香,劝君勤移栽”,蔡元培早就提倡兼容并包。中华民族是最善于学习的,我们不用别人“劝”,必会主动地“拿来”,“哪管北国多寒霜,移得岭南春色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