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薛业忠 黑龙江 王冬梅 编写
【话题引入】
你控制了石油, 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控制了粮食, 就控制了人类。——基辛格
到去年底,全球粮食储量降到近20年的最低点。海地因食品价格飙升引发骚乱,至2008年4月7日已有5人在骚乱中死亡。全球飙升的食品价格,导致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埃及、印度尼西亚、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塞内加尔都先后发生骚动或暴乱。
在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中国,粮价带来的通胀压力同样引人关注。国家统计局2007年12月11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11月份全国CPI(消费指数)同比上涨6.9%,创当年月度新高。2008年1月份更是达到了7.1%,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
亲爱的同学,读着这样的材料,你的有关“粮食危机”的忧患意识是否已溢满胸怀?请关注“粮食危机”话题,书写自己有关“粮食危机”的忧患篇章!
【精彩片段及认识点选择】
一、“粮食危机”之现状篇
1.一组数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各国主要的出口品种为基础统计得出全球米价指数(以1998至2000年为基数100)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从130上升到216,升幅高达66%左右。进入2008年4月价格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大米最大出口国泰国的代表品种“B级泰国白米”是国际米价的“风向标”。4月2日该品种的价格为每吨795美元,是2007年12月时的两倍。
●FAO预测2008年全球稻米产量将达到66130万吨,比去年增加1.8%;而大米的全球交易量为2990万吨,比去年下降3.5%。导致米价急剧上涨的原因很多,有观点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印度、埃及、越南等主要出口国对大米出口进行了限制。
●2008年4月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米期货价格上涨2.4%,达到创纪录的20.985美元/100磅(约合0.463美元/千克),这一价格已经是一年前的2倍,是2001年时的5倍。美国“渐进农业营销”公司(Progressive Farm Marketing)主席丹尼斯·德劳夫特估计,大米期货价格今年11月可能达到22美元/100磅。
●稻米生产国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正在不断抬高米价:在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前两名为泰国和印度),总理阮晋勇2008年3月底宣布,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将减少11%至400万吨;越南粮食协会还称,已要求其成员在6月之前停止签署大米出口合同。
【点 击】
一组数据,折射的是当今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这也印证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在2007年的研究报告中的预言:“世界廉价农产品的时代将因此而结束!”
2.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粮价上涨造成社会不安。共同社2008年4月7日报道,作为亚洲和部分非洲国家主食的大米的国际价格一年内急速上涨了60%以上。主要大米生产国实施的限制出口措施导致大米供应不足,再加上企图哄抬米价的投机资金的涌入,米价的上升压力进一步增大。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全球约30亿人以大米为主食,因而粮价上涨的加速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世界银行已警告,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飙涨,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说,在世界粮价上涨中,“最令人不安的是穷人,他们受粮价上涨的影响最直接、最严重。”
●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令各国的通胀形势急剧恶化。在过去的一周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不约而同地敲响了通胀的警钟,各地的通胀指标都达到数年甚至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点 击】
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是深重的,“低粮价时代的终结”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去探寻形成“粮食危机”的诸多原因。
二、“粮食危机”之探究篇
如果排除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长期因素的影响,决定本轮粮价上涨的新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呢?这也是同学们应该深入思考的,下面综合多家资料罗列如下: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军说,总体上,这一轮粮价上涨主要驱动因素有: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化,粮食主要出口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等。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相关性很高。国际能源价格上涨,驱动许多国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导致2000年以来,全球生物燃料快速发展。2000年,世界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产量分别仅为180亿升和不足10亿升,到2006年分别达到了380亿升和60亿升。这一轮粮价上涨,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生物能源的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印度国际大学农业研究专家辛格教授认为,印度由产粮大国变成缺粮国,首要原因是政府“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所致。印度政府最近几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多以城市为中心,没有照顾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城市高楼林立,广大农村依旧破败不堪。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力日益降低,粮食产量因此逐年递减。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下跌,而人口却快速增加,造成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这一举措实质是把出口的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由于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美国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一变化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生物燃料的生产近一段时间“吃掉”了近1亿吨的谷物,成为谷物市场的重要消费源之一,其中用于生产燃料的玉米约为9500万吨,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由于目前生物能源生产主要以粮食为原料,例如,美国用玉米,欧盟用菜籽等,这对于世界粮食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近几年持续增长,但是影响继续增产的隐忧仍然不可忽视。从近四年来粮食增产的情况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2005年比2004年增长幅度下降5.9个百分点,2006年比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有: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资源不足;②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粮食生产;③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增产难以增收;④种粮效益降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关链接】
管仲三策兴齐与美国能源战略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让人联想起两千年前的战国策,且看当年在粮食问题上管仲如何三策兴齐。
齐国本是一个海边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土地方圆不过百里,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东方的强国,与管仲的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
策一,服帛降鲁梁。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织成的纺织品,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齐国绨的价格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1000匹,我给你们300斤金;贩来万匹,给金3000斤,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鲁、梁二国财政收入大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时机成熟以后,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棉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闭关,毋与鲁、梁通使”,10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于是,鲁、梁谷价暴涨,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10钱。3年后,鲁、梁的国君不得不归顺齐国了。
策二,买鹿制楚。齐桓公欲伐楚,又害怕楚国强大而难以成功,向管仲请教办法。管仲让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并且告诉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发大财。于是楚国的男女几乎全国总动员,全都为捕捉活鹿而奔忙,放弃了粮食生产;而齐国却早已“藏谷十之六”了。当楚国的百姓无粮可食时,管仲又关闭了国界,终止活鹿和粮食交易。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策三,买狐皮降代国。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到山林之中去捉狐狸,致使狐狸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这便是粮食战争的威力。
以上是两千年前齐国人的智慧。斗转星移,两千年后玩这种粮食战略的变成了美国人。
美国先大量买入工业品,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这是第一步。
目前农产品出口占美国农业总销售的比例高达25%。各国农业受美国廉价农产品冲击,很多已经崩溃。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此后美国靠巨额财政补贴生产的大豆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而中国大豆生产却没有补贴,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中国农民种大豆越多赔得也越多。结果本土的大豆生产逐步萎缩,2006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比2005年减少了25%,而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估计比2005年减少40%左右。最近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
每多进口100万吨,就可能造成130万农民“失业”。失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廉价工业品生产线,开始为美国织“绨”制鞋,几千万只鞋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美国低价买入这些包含了大量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工业品,把污染和通胀留给了中国。200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6.9%。其中,城市上涨6.6%,农村上涨7.6%;食品价格上涨18.2%,连续第4个月物价涨幅超过6%。
美国发展生物燃料导致世界农产品价格暴涨。等亚洲各国大力发展轻工业、各国政府如两千年前鲁、梁国君一样鼓励国民大量织绨,激烈竞争使得工业品越来越便宜后,美国现在开始减少农作物出口,展开管仲战国策的第二步。但生产的食物不能浪费,最近能源价格上涨给了美国这个机会,美国计划把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20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新能源法,推动美国每年乙醇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
目前,美国已经建成114家乙醇提炼厂,还有80家工厂正在建设中。2006年乙醇产量超过50亿加仑,比2005年增加了1/4,预计未来两年里可望新增60亿加仑的产能。
乙醇战略有助于美国维持超级强国地位。虽然美国政府给每加仑乙醇提供51美分的补贴,现在美国的乙醇生产厂商仍处于赔本经营状态。
美国声称要通过生产乙醇来实现能源独立,但目前利用粮食提炼乙醇仅能满足3%的汽车动力需要,即使把美国出产的全部粮食都用来制造乙醇,提供的燃料也仅能满足美国18%的需要。尽管乙醇生产是赔本生意且实际上无法满足其能源自足的目标,但美国政府仍然全力推动乙醇生产,这是因为乙醇战略对美国维持超级强国地位有利。
美国的现代战国策与管仲时代如出一辙: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用低价农产品挤垮亚洲农业,然后在能源自足的借口下把粮食转化为燃料。减少出口,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从而打击亚洲经济。
【点 击】
这一组鲜活的材料让我们看到了“粮食危机”的一些表象,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如今全球所面临的这场“粮食危机”都不是一时半时就可以消除的。实际上,粮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衍生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全球粮食恐慌。那么,有没有什么“良方”来化解这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呢?
三、“粮食危机”之对策篇
●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明宽日前在曼谷就大米问题向记者透露,泰国内阁会议批准商业部的提议,决定以成本价向民众出售大米,以控制近来国内米价不断攀升的势头。明宽透露,泰国现有大米库存210万吨,政府将把其中一部分以成本价格向民众出售,以防止米商哄抬米价。
●东方早报报道:古巴日前解除了禁止农民购买农用物资的规定。这显示出,新上任的劳尔·卡斯特罗正鼓励人民增加粮食产量。76岁的劳尔曾表示,他认为古巴应自主生产更多食品,减少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口。他承诺将解除限制产出的禁令:“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随着古巴在2007年的食品进口量逼近20亿美元以及物价上涨,劳尔已将农业视为自己的工作重心。
●新华网巴黎电,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日前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一项旨在规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销售的法律草案,草案允许转基因作物在法国境内种植,但对此作了一系列严格规定。不过,随着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欧盟市场饲料供应趋紧,法国不得不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转基因产品。
●要保持我国粮食生产和市场的良好态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粮食生产和流通,运用政策和技术等多方面措施,突出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②加大耕地控制力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④加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将国家给农民的好处落到实处;⑤加大粮食储备力度,确保国家掌握必要的粮食;⑥加大粮食进出口的调节力度,防止国际粮价冲击国内市场;⑦加大市场调控力度,防止粮食价格过度波动;⑧加大粮食产业化发展力度,提升粮食收购价格;⑨加大粮食产销衔接力度,促进粮食顺畅流通。
【点 击】
各国采取的方法或许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对“粮食危机”都相当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问题事关全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高度关注这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针刺文选编】
粮食临近安全高危线
叶 雷
全国人大代表罗强、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李钺锋表示,预计2-5年后我国每年需进口粮食0.65亿至1.1亿吨,将出现严重的战略依赖;10年后总量缺口将在1.0亿至1.5亿吨之间,将临近或超过25%的粮食战略安全高危线。(《华西都市报》3月18日)
在粮食连连丰收的喜讯下,很多人、特别是80后的年轻人,已经彻底忘记了饥饿的滋味,更没有想象我们出现粮食危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国粮食临近安全高危线还只是一种预计,但这无疑是一种意义重大的提醒。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对于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宁可用“临近安全高危线”来警策自己,也不可用“粮食又丰收了”来自我陶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代表委员们已经献言:尽快构建粮食战略预警体系。古人讲“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对于粮食安全,我们应该“与其将来挨饿,不如现在早谋对策”。
首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我们现有的耕地。保证粮食自给自足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单位耕地里的产量总是有极限的,要把种粮食永远放在优先的地位。面对不可阻挡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可以尝试对土地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有限的优质农田。
其次,我们一定要坚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基本原则,实现粮食储备法制化。国家在确定粮食储备规模时,要综合考虑我国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战争导致的歉收程度,考虑储备量对市场供求、价格形成的影响,考虑储备所需的保管费和政府承受能力,在保证基本储备规模的同时,及时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
第三,要想办法尽快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几年我国通过减免税收、农业补贴,在这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力度还不够,去年和今年的粮食涨价、猪肉涨价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今后还应采取如直接支付、粮食价格波动补贴、自然灾害补贴、生产资料购置补贴、社会保障补贴等诸多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在有限的耕地上尽量提高产量,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农民,可我国的农民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有本事的到城市当了市民,有力气的到工厂当了工人,农民队伍成了最需要培育和提高的队伍了。今后,政府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搞科研的农民队伍。
最后,还要想办法建立多渠道的国际粮食贸易通道。中国的粮食,很难说能够完全不靠进口,但如果进口渠道过于单一,万一碰上国际事端,或者我国和贸易国的摩擦,出口国采取贸易禁运政策的时候,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的粮食贸易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同时,在进口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少进口主粮,而多进口廉价的辅助粮和饲料粮。
无论如何,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安全,对“粮食临近安全高危线”的提醒,我们一定要“宁可信其有”,不可嘲笑“杞人忧天”,毕竟“有备无患”。
(选自《中华网》)
【点 评】
这是一篇有关“粮食危机”话题的忧患之作。文章针对一则消息有感而发。首先肯定了这则消息“无疑是一种意义重大的提醒”,分析了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接着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粮食安全”问题寻求了5点对策。这5点“对策”很有针对性,并且可操作性强。最后再次强调“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安全”, 我们一定要“宁可信其有”,不可嘲笑“杞人忧天”,毕竟“有备无患”。文章朴实无华,一腔肺腑之言传达的是一颗赤子之心对“粮食安全”大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