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吴应海 编写
【导 语】
今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后,一位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在某网站发出一个名为“爆笑高考作文——来自评卷一线(2008广东卷)”的帖子,帖子中,详细罗列了经由其手批阅的今年参加高考的一些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麻辣点评,大有“乐死人不偿命”的架势。一时争论四起。
第一站:调侃之帖
终于有空坐下来,整理今年评卷时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了。这些,是枯燥的评卷生活里唯一的乐趣……
今年广东的作文题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大多数考生将“不”理解为放弃,即“不说不”是“不轻易放弃”。
考生的理解并无问题,只是表达有点问题……
【爆笑语句】
1. 毛主席曾说:做人要厚道!(毛主席是对着手机说的吗?)
2. 我国中科院院士郭沫若,拒绝了美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郭沫若得意忘形,钱学森死不瞑目。)
3. 如果爱因斯坦止步于1000次的失败,还能发明出电灯吗?(十个考生就有九个用爱迪生的例子,你是例外的那个!)
4. 孔令辉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照顾家人……(奥运金牌选手的日子看来也很苦啊,合着叫辉不大吉利。Ps:原意大概是想写洪战辉。)
5.不轻易说不的人就能获得胜利的青菜!(获得了胜利的青睐,就奖青菜奖杯一座?)
6.“咚”的一声,裁判吹响了比赛的哨子……(哨子是什么材料的?)
7.在汶川,紧急救援的那一双双面孔,那一支支手,无不让我们动容……(合着都是些双面人?)
8. 文天祥面对敌人的枪口,坚持说不……(难怪南宋要灭亡,对方都有现代化的武器了!)
【爆笑段落】
1.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困难的处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就好像我现在面对着眼前的这份高考试卷,心里很乱,很想快点交卷,然后快快地离开这个地方。我的心里一直在埋怨出题的人,他们出的题目也太不人性化了吧?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简直狗屁不通,他们也太烂了吧,“拉屎容易,吃屎难”这个道理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出了像屎一样的题目,又要让我们像吃饭一样吃下去,太困难点了吧?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最敢说话的考生)
2.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被好友庞涓陷害,身遭酷刑,又被投放到监狱。在痛苦之中他曾想到自杀,但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后来他自强不息,没有轻易说“不”,不仅出狱杀了庞涓,报了仇,还写出了不朽的名著《史记》(最有创意的考生,有魏明伦的风格)
3. 古代有一个书法家,他一直很努力地练习写字,他写的字很好,什么字都写,门口的墨池都被他染黑了,他练字从来不轻易说不,所以他的字很好。他写字,从来都不写“不”,他虽然什么字都写,就是不写这个“不”字,所以人们都很为他骄傲。(逻辑思维最强的考生)
4. 逆来顺受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轻易说不只会把事情搞砸,坚持不一定会胜利,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爱逆来顺受,为何我们总说不要轻易说不呢!我真不明白,多年来,我们在不轻易说不这句上面吃过多少亏啊!
我就喜欢说不!面对不可战胜的困难,因为我自认为无能力,所以我会让有能力的人去做。我就是要说不!我偏要说不!说不,不需要道理!我要对当今中国填鸭式应试教育说不!(最撒娇耍赖的考生)
第二站:各抒己见
观点一:有点调侃无妨(张成浩)
有很多网友认为,这位教师是在讽刺、挖苦学生,更有甚者,硬是要扯上师道尊严,还说教师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此戏谑学生让人不齿!
笔者认为,对于阅卷教师发帖调侃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对其上纲上线。在我看来,他只是在用一种善意的,比较诙谐、幽默的方式来点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这有什么不好和不对的呢?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错之后,必须要有人为其指出来,以便今后改之。否则,同样的错误今后还会一直犯下去,反而会闹出更大、更多的笑话。比如,前些年一些领导在讲话的时候经常把“莘莘学子”念成“xīn xīn学子”,经过一些纸媒的爆料之后,这样的笑话很少再出现了。
这位教师以令人爆笑的方式指出学生高考作文中的错误,会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犯错的学生。我想,这总比用那种严肃、呆板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吧!对于阅卷教师发帖调侃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点呢?
观点二:最不应该调侃的恰恰是学生(亦 铭)
与学生打交道已经十几年了,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错误,一点都不奇怪。对此,我的做法是与学生个别交谈,并建议学生应该多看看有关的书。人无完人,作家写文章也会出现错误,更何况是学生?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是应该的,但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有时候也可以用调侃的方式,这一点学生都会理解。可这位教师竟然在网上调侃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在我看来,是有失师道的。
学生作文中出现错误,如果一定要调侃的话,那首先应是教师。学生没有被教好,最大的责任人是老师。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次,被调侃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和学校的实质性指标。为了成绩,学生被禁锢在书本里,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如果我们的教育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可能会大大减少。第三,最应该被调侃的是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上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学生不爱读书,是当前的普遍现象。哪怕是在考试中增设了阅读名著这一项考试,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名著,他们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浅阅读”,根本就没有将阅读名著当做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想提醒这位发帖的教师,不要自认为比学生高明,不要总认为学生在作文中出现错误是可笑的,最不应该被调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教师不是学生的“看客”,我们没有理由对学生进行调侃。
观点三:郭沫若造原子弹:是调侃更是警示(王学进)
我注意到,众多网友大多围绕该老师该不该如此调侃考生发表看法,而没有深入探讨为何高考作文中会出现如此多的常识性错误。对此,连发帖老师也没给出个说法。而我以为,讨论的重点恰恰就应落实在这一点上。
结合我做高中语文教师的经验分析,造成考生作文屡屡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根本原因,不在学生的学上,而是在教师的教上。从一开始,教师就没有将学习写作的真正意义讲清楚,而只是将写作的意义归结为功利目的,即升学考试的敲门砖。因此凡是能取悦评卷老师、能够获得高分的材料、方法等,都不择手段加以利用。一切以实用为目的,不管引用的材料是真是假,不管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真是假。在教师看来,这些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不偏离主题,材料能否证明观点。故绝少有老师会告诫学生:不要搞错人名,要注明材料和引文出处,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正是中学作文教学不注重真善美的教育,偏重假大空的虚假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学生不重实证、只管“拿来”的急功近利倾向。他们不在乎是否犯常识性错误,反正只有老师一个读者,再说也没有这样的评分标准,比如凡是有常识性错误的扣分若干,因此何必去计较郭沫若是不是研制出原子弹的元勋,只要能说明观点就行。教师不较真,连高考评分标准也不计较,考生乐得省心省力,阿狗阿猫,逮住谁就是谁,哪管张冠李戴,有顶帽好戴就是了。
作文教学的真诚与虚伪,不只是作文本身问题,本质上是德育问题。作文中谎言弥漫,错误百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学校德育存在的一大问题。作文教学承载着学校德育的功能,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其题中之义,但由于学校德育本身存在着较严重的假大空倾向,在大环境影响下,师生丧失了求真务实精神。不是吗,在谎言都能一再得到宽容的前提下,出现几个常识性错误又算得了什么?反过来,既然屡犯错误无关紧要,那么杜撰和虚构材料也被允许了,这样又助长了作文中的虚伪倾向。
作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是人的教育,但在我们这里,完全变成了一种技术教育。可悲的是,这种技术教育不讲严谨、科学和实证,只讲功利、速成和机变,所以十分粗糙和低劣。反映在高考作文中就是“满纸荒唐言”,让评卷老师手捏“一把辛酸泪”。这哪里只是作文教学的失败,分明是育人教育的悲哀。
(《中国青年报》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