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 收藏 高中版  初中版  教育教学研究  
您的位置:作文成功之路 》 定点钻探

在精神的伊甸园里自由徜徉
时间:2010-06-23 来源:大庆作文 编辑:大庆作文 查看次数:2190

江苏  陆可爱  编写


【母题解析】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什么是精神?孟子说,精神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形态……
  古今中外的哲人定义了精神的内涵,人类前行的历史见证了精神的永恒。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鲧禹治水,西西弗斯不停地向山顶推动巨石,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造福人类……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是人类精神的原始写照;司马迁忍辱负重,李冰父子栉风沐雨,布鲁诺坚持真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叙述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传承。
  作为社会人,精神是立身之本、行为支撑。精神是多方面的,从范围上说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创业精神、学习精神、工作精神等;从性质上说有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勤奋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互助精神等;从具体的物化角度说,有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红岩精神、铁人精神、五四精神、南极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保尔精神等;从抽象意义的角度说,有老黄牛精神、千里马精神、蜗牛精神、蚂蚁精神等;另外还有团队精神、两会精神、体育精神、抗洪精神等。其实人类社会或团体乃至个人甚至动植物界所存在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品质特点大都可以用“精神”这个概念来定位。因此,只要抓住“精神”的某一个方面确定中心,甚至就几个方面综合来写对“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都可以写出比较精彩的文章来。

【写作角度一】精神空间的拓展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三点措施:一是在启发和吸引学生完成各学科学习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还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在这门学科上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二是要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样自己最喜爱的劳动项目和科技活动项目,让他们在业余时间去搞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科学试验;三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
  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开辟一个精神的空间。

【范 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我们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 宥了自己。
  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
  人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儿,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却也算小康了。”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毫无空隙。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流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若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凄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射入。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候,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花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
  可这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人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人的手指圈划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即使不遭遇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也会悄无声息地坍塌。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成泥泞,露水的地面变成沼泽,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寥阔啊!

【简 析】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设计了一个人生的理想蓝图,指导我们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用爱去消融恨,让“希望永恒在前”;热爱我们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力争超越自我,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智者。

【写作角度二】精神支点的寻找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支点”的解释是:“杠杆作用中固定不动的一点。引申指事物的关键、中心。”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支点”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恰当的支点,可以使人获得惊人的成功。
  物质世界是这样,精神世界何尝不是这样?有了精神支点,人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敢想象:没有精神支点,人类将会怎样。“精神支点”有好坏之分,我们所追求的应是正义的、美好的。寻找精神上的支点,不遗余力。

【范 文】

当生活遭遇挫折
左 晟

  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办?
  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
  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痛欲绝的心灵;
  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
  傅雷曾长叹,不经历磨难的逃避是轻佻的。哭泣之后你又将如何?求助?也许会有,也许不会!
  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胸脯,坦然地面对!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面对凶猛的鲨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地抗争,整整81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迎着海风猎猎作响。
  “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强而有力的声音从桑提亚哥的嘴里,不,是从心里涌出。他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活的,震撼人心的。
  桑提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行动实践了他的誓言: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小说中的人犹如此,现实中的人呢?
  生活如同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浪涛翻滚,更会有海啸。我们不能奢求生活的一帆风顺,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现实的我们何必苦苦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呢?
  挫折来临时,我们不要害怕。
  记得一句话:当死神露出尖牙对我笑时,我就报之以一笑。很欣赏作者的风度,也想学着吟一句:当挫折一步步靠近时,我们就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迎上去。
  是的,自信和坚强是战胜挫折的有力法宝,怯懦和退缩只能助长挫折的气焰。试想,还没与挫折交锋就已发抖,又怎么能战胜挫折呢?
  遭遇挫折时,有桑提亚哥的精神扶持你,你还会退缩、逃避吗?
  遭遇挫折时,不要哭泣,操起自信和坚强的心灵武器,迎上去……
  身后的桑提亚哥老人笑了……
  面前的困难挫折恶魔怕了……

【简 析】
  当遭遇挫折时,你会怎么办,选择逃避,还是哭泣,抑或是求救?巧妙的设问很自然地引出《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进而品味“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并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当挫折一步步靠近时,我们就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迎上去。这样的人生感悟深刻而有启迪意义。

【写作角度三】精神家园的守望

  人人都有一种寻求精神家园的祈盼与冲动。不管是有意、无意、成熟、稚嫩的,人总是不息地寻求着内心的归宿,他生命的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日益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是美还是丑,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为上。
  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从来就不缺精神家园的执著建设者和忠诚守卫者。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而你,是否固守住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我们追求真善美,提升人文素养,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让它成为我们心灵真正的安居之所。

【范 文】

精神的伊甸园
高  考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100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敏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依然无比热爱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看到公交车来了,大可不必争先恐后,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井然有序”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看到盲人颤颤巍巍过马路,可以扶他过去,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遗失?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时,也应该想想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试想,如果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那么社会还会进步吗……所以,我们必须向全世界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他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多数人都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的深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蕴于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就如解缙的那副对联所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 ——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简 析】
  以康德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语开篇,既使文章笼罩了思辨色彩,又点明了文章主旨。然后,提出我们不能像庄子、鲁迅、海伦·凯勒那样伟大,但我们同样“可以把握自己”,可以从“井然有序”“关爱他人”这些细小的方面“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样集中对比,从具体事实方面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但如果不从一个深刻、广泛的理性角度展开,依旧没有说服力,所以,作者接着从大处着眼,谈到人文素养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发展的关系,尤其提到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警示”,最后归结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显得酣畅淋漓。

【写作角度四】精神旗帜的高扬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鲁迅
  21世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几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技术革命,将许多童话和幻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是不是也同步发展了呢?仅以国内为例,我们分明看到,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相违背。我们在沉思,我们更在担心。同森林植被是防止洪涝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一样,精神文明,是防止社会倾覆的第一道防线。精神文明的滑坡,远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细思细品,我们精神的外衣,已不再美丽整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补丁。
  青少年朋友,你们是富有青春活力的思想者,面对我们精神外衣上丑陋的补丁,你能无动于衷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积极思考,为早日换上一件没有补丁的精神外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吧!
【范 文】

薪 尽 火 传

邝冬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病重的人对同样病重的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展示了他关爱他人的高贵品格。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这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几世乃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这样一句名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对精神传递的最好诠释。为什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前仆后继?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有无数的灵魂在闪光,其实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 民族精神—— 从我们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也需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把它们传递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丛飞、焦裕禄、任长霞等,用生命作为薪柴留住了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给了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轻而易举的事;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且不能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简 析】
  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考场抒情散文,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烈们用生命之薪传递民族精魂之火的精神。又热情地讴歌了丛飞、焦裕禄、任长霞这些和平年代的英雄用生命之薪传递奉献精神之火的精神。“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结尾画龙点睛,收束有力。

 

[高中]陌上孤行
[高中]世界是什么颜色
[高中]矛与盾
[高中]蓝色的梦想
[高中]为生命着色
[高中]磨难是一首歌
[高中]再望无边——我的成长
[高中]我的农民父亲
[高中]时光辗转,散坠成诗
[高中]取舍之道
· 我寄去的购书款为何还没收到
刘老师:您好!我于8月18日给您部寄去书款,欲买一本《中考作文制胜要领演练范例》。2...
· 有点疑问
一个偶尔的机会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很好!我很希望订阅这本书,不知该怎么订阅...
· 如何投稿
请问:稿件是否直接发送到杂志上所刊登的电子邮箱呢?多长时间能知道稿件使用情况?谢...
地址:大庆市开发区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 邮编:163316
联系人:刘志超 电话:0459-6292389 6292391 6292390
网站制作与维护:久久网络 黑ICP备09054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