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 收藏 高中版  初中版  教育教学研究  
您的位置:作文成功之路 》 专题演练

作文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作文
时间:2009-08-29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编辑:作文成功之路 查看次数:1294

  1.唐伯虎画骆驼
  据说,唐伯虎曾在扇庄画扇,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一天,有个人来请唐伯虎画扇,但提了个条件,就是由自己来命题。如果唐伯虎画得出来,他愿意出3倍的银子购扇;如果画不出来,他就白拿走3把上等的扇子。唐伯虎点头同意,那个人说:“我养过骆驼,就在扇子上画骆驼好了。”唐伯虎说:“好!”说着就要下笔。那人又说:“且慢,在扇面上画1只骆驼不行,两只也不行,画3只也不行……”唐伯虎问:“你要画几只?”那个人笑笑说:“画100只吧!”同学们想一想,要在小小的扇面上画100只骆驼,谈何容易!这不是故意出难题吗?可是,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兀立的沙丘,山下林茂路弯。那人看见扇面快要画满了,还没画一只骆驼,得意地笑了,心想:看你怎么画下100只!只见唐伯虎在山丘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前半身被山崖挡住了;在山丘的右侧,又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然后把笔一搁。那人急了,说:“不够100只呀!”唐伯虎又拿起笔来,在画旁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那人一看,哑口无言,只好付了3倍的银子,灰溜溜地走了。原来,唐伯虎通过巧妙构思,只用一个露出头的骆驼与一个露出后半身的骆驼,就解决了那个人出的难题。
  上面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表达重大的主题或复杂的事物,最好选择较小的角度,进行巧妙构思。
  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作文时,碰到过于空泛的题目,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辅以巧妙的构思,便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从而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
  2.“墙角数枝梅”中话“墙角”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寥寥20个字,就写出了一种独特的个性,让人叹为观止。读这首诗,人们注意的多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却极少有人关注“墙角”。其实“墙角”这被遗忘的角落含着更深的意味。
汉代乐府中有“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不难看出,王安石的《梅花》是这首汉乐府的翻新。这一翻新不只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创新,也有从“庭前”到“墙角”的变化。
  “庭前”是比“墙角”大的范围,可“墙角”却是个特殊的位置。古代的房屋多是朝南的,因为墙角“窝风”,阳光照在墙上,热量再反折到墙角,所以墙角的温度总是比其他地方略高一些的。墙角的草总是先绿,也总是最后枯萎“。遥
知不是雪”暗示出是有雪的时间。可是,因为位置得天独厚,在天还很冷的时候,在别的梅花还探头探脑含苞待放的时候,墙角那数枝梅,却早早开放了。
  “墙角数枝梅”,不只是与其他花的比较,更是这数枝梅与其他梅的比较。这样一来,墙角这几枝就更显得独特了,孤高的品格就更突出了。
  作者能在许多梅中发现墙角梅花的独特,将墙角温度比较高这一物理现象融入诗中,也说明了诗人观察生活之细,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凡事不妨多看一眼
  美国人马里杰·斯比勒·尼格写了一篇《多看了一眼》的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他看见一位坐在矮凳上拔草的男人,一开始认为那是一个懒惰的人。离开时,他又看了一眼,才发现那男人原来只有一条腿。就这样,只因为多看了一眼,原先被作者认定的懒人,变成了勤劳的人,作者的情感也由鄙视变为尊敬。
  我小时候常到大姨家去玩儿,大姨有一个邻居,似乎整天在睡觉,到了下午4点多钟,才出来和邻居闲聊。之后,他又一个人在堂屋里美美地吃晚饭。他给我留下了懒惰的印象。某天,我跟大姨到他家去借东西,看见他家墙壁上有好几张奖状,走近一看,才知道他在厂里担任保卫工作,需要晚上上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多看一眼。作家多看一眼,能写活人物;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多看一眼,能发现可疑人;苹果落地了,牛顿多看了一眼,就想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向空中,因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要写好作文,观察事物也不妨多看一眼,这样才能写得细致、深入。
4.孔雀先跨哪只腿
  宋朝皇帝赵佶,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画家和书法家。当时,他在京城设立了画院,聚集了很多造诣高深的画师。
  一天,宣和殿前的荔枝成熟了,有些熟透了的荔枝掉落在地上。一只美丽的孔雀,跳上土堆,啄着那些掉落的荔枝。赵佶看到这情景,很高兴,便将画师全部召来,让他们将眼前的景象画出来。
  画师们连忙拿出画笔,铺好画纸,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一会儿,一幅幅“荔枝孔雀图”就送到了赵佶面前。
  赵佶看完了所有的画,最后说:“你们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这怎么可能?”画师们都疑惑不解地看着赵佶。只见赵佶指着画上的孔雀说:“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你们都画成了先举右脚。”
  画师们听了,都不相信地摇头,并仔细观察了好长时间。果然,孔雀上土堆先举的总是左脚。这下大家信服了,都从心底佩服赵佶的眼力。
  提到写作文,不少同学就头痛。为什么?没话说没内容写呗!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解决这个难题也不难,怎么办?多观察呀!作文,就是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材料仓库”,只要仔细观察便有生动具体的内容可写。也许有的同学要问了:我也观察了,可为什么还是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呢?
  请向赵佶学习吧,观察细致些,再细致些,我想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5.朱自清与“半夜蝉叫”
  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个姓陈的读者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说读了《荷塘月色》,觉得处处都写得好,对景物的观察也细致入微,只是“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看了,十分重视,问了好些人,都与姓陈的说法相同。可他那夜分明是听到叫声才写下的!于是,他便请教专家。恰好,俞平伯与一位很有名气的昆虫学家相熟,就托请俞平伯代查。俞平伯为此事跑了两次,第一次没有查到,第二次终于查到了。
  见到朱自清,俞平伯就说:
  “翻了好多资料均说蝉子不叫。翻哪,翻哪,翻得桌子上、案子上都堆满了,总算翻着了那么一段儿,说蝉子夜里有时也叫的——如何?你总放心了吧?”
  朱自清沉思了一刻,摇了摇头说:
  “不妥!不妥!既然多数材料上说不叫,只个别材料说‘有时’叫,说明蝉子一般在夜里是不叫的,叫,只是偶然的,作不得一般!不能由印象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待会儿我就给那位陈先生写信,表示感谢。《背影》再版时,也一定将那月夜蝉声的句子删了去!”
  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到朱自清这位著名作家的写作态度是多么认真,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能马马虎虎,一知半解而敷衍了事。

 

  

[小学]《落红》
[小学]一煮就“脸红”的龙虾
[小学]幸福是什么
[小学]我爱玩“抓特务”
[小学]迷人的喷泉
[小学]小学是个快乐的“少儿
[小学]一把金斧头
[小学]我希望能有一个哆啦A梦
[小学]小草的意志
· 我寄去的购书款为何还没收到
刘老师:您好!我于8月18日给您部寄去书款,欲买一本《中考作文制胜要领演练范例》。2...
· 有点疑问
一个偶尔的机会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很好!我很希望订阅这本书,不知该怎么订阅...
· 如何投稿
请问:稿件是否直接发送到杂志上所刊登的电子邮箱呢?多长时间能知道稿件使用情况?谢...
地址:大庆市开发区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 邮编:163316
联系人:刘志超 电话:0459-6292389 6292391 6292390
网站制作与维护:久久网络 黑ICP备09054580号